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状元的锦鲤妻 > 第21章 再去铜山镇

第21章 再去铜山镇


第二天,李宝儿早早的就醒了,梳洗完后,赶忙去厨房帮婆婆把药液热好。端给婆婆床边:“娘,请把药喝了,您再多睡一会,我早饭做好喊您起床。”
早饭煮了小米稀饭,在粥里加一点面疙瘩,扑了一盘黄瓜,炒了一盘野菜。
等都做好了,才到堂屋喊家人吃饭,一看她的相公正在认真地读【论语】,就问:"何时起来的?" “早就起来了,不抓紧学习,怎么给你考状元呢?"
李宝儿嫣然一笑道:'我家相公这么聪明,这么用功,只要有机会,肯定会考上的。准备吃饭吧,一会还要去铜山镇呢。"
宝儿把两支大点的野山参继续用红绳捆起来,用汗巾包着,放在萧瑾言要背的篮子里,上面用紫苏盖着。
早饭后,萧瑾言背着大篮子,李宝儿背着小篮子。两个人 一前一后的相继出门。
一路上两个人边走边交谈着:“相公,我想让你秋收后,就去镇上的竞正学堂继续读书。”
“先等娘 身体调理好再说吧,还有家里的农活怎么办?”
“相公,种田也要看天收,今年田里的收入,估计多数人家连交税的都不够。”
"我们家多少还有一点收成,毕竟爹爹去当兵了,不要交税的。”
"而好多人家,望天收,又不去挑水,稻子都是瘪的,交税还不够呢。"
“我想我们家明年还是少种一点粮食,多种一点药材,不管是啥年头,看病,吃药肯定是少不了的。”
“这个等回家再和娘商量一下,毕竟粮食是全家人活着的根本啊!”
"有钱也可以买粮食呀。人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呀。"
“我还想着去拜镇南的刘老先生学医,听说老 先生是前朝的宫廷御医,他的银针可出名了。”
“还听说他老先生不收女弟子,不知道怎么办好呢?今天想先去拜访一下,碰碰运气。"
萧瑾言微微一笑:“我们都来镇上,家里怎么办呢?”
“娘不是在喝药吗?等娘身体好了,就可以照顾弟弟们了。”
"如果家里有农忙,或有特殊情况的话,我们也可以请假帮忙一下的。”
萧谨言无奈地说道:"农民哪天能没事呢,不是除草,就是挑水的,空闲还要打柴,挖野菜的。人勤才能地生宝啊。"
“我们也可以在镇上租个房子,把娘和弟弟们都带来,谨腾和谨烨也能进学堂进行启蒙学习了。"
萧谨腾吃惊道:"娘子好聪明啊,这个注意不错,我也可以照顾他们,回家大家一起商量商量。一定要想个万全之策。
两个人就这样一路说着,一路计划着,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铜山镇。
早上的铜山镇特别热闹。有做生意的小贩,有串街卖菜的农民,有悠闲的早起锻炼的人,也有为生活奔波而找工作的人。
像李宝儿他们这样,赶早来卖药材的人倒没见着几个。
他们没有耽误,只奔杨记药材行而来,杨掌柜刚刚打开门,小伙计还没有来呢。
杨掌柜一看小财神又来了,上次的珍品灵芝让他大赚了一笔。刚以六十银子收下来,转手就被一位京城来的王老爷以一百两的银子收走了。
于是他笑着打招呼:“小姑娘,这次就卖紫苏吗?有没有其他的药材?”
李宝儿朝门口及四周望了望,见还没有其他的人来,就从萧谨言篮子里拿出用汗巾包裹着的野山参,请您看看这个。"
杨掌柜仔细一瞧,这野山参可不简单,大的大约有二十多年了,另一个也有十几年了。是参类的稀品。可不是常见的。
杨掌柜知道这个小姑娘可厉害了,于是试探地问:"你打算卖多少银子呢?"
宝儿一听,自己也不知道值多少银子?于是微微一笑道:"您老见多识广的,您就说这两支野山参好不好吧?
杨掌柜呵呵一笑道:'好倒是蛮好的。"
那您说这么好的货能值多少钱呢?
杨掌柜胸口一扑道:"我给你个实话,最多六十两银子,再多的话,我也不要,小姑娘,你看如何呢?”
李宝儿一听,很干脆地说:"好,六十两就六十两。请您再看看这紫苏能值多少钱,既然姑娘这么爽快,我就给你二两银子,如何?"
“好的,就按您老说的算。另外我想问一下,您是不是所有药材都收,是长期收购吗?"
杨掌柜一听,好像小姑娘还有不少货源似的,赶忙回应道:"姑娘有啥药材,尽管拿来卖,保证给你公道的价格。"
"那就先谢谢您了。"
等杨掌柜算好账,宝儿把五十多银子用汗巾包好,藏在谨言的青布长衫里,剩下几两装在自己的口袋里。准备街上买东西。
出了杨记药材行向西不远就来到了书店,门前很是冷清,这年头,肚子都吃不饱,谁还有闲钱去买书呢。
再看来的这两人。男孩高大帅气,剑眉星目,一副书生打扮,可惜背的是篮子,而不是书箱。
女孩子的一身穿着,像一个刚过门不久的小媳妇,可又心中纳闷,谁家这么小的孩子就出嫁了?"
书店已好久没开张了,临近街面的书上都有灰尘了,一看有人来光顾,伙计赶忙拿起鸡毛掸子扫了扫。并热情问道:“公子,姑娘想买什么书?"
李宝儿答到:"先看看,有没有我们要买的书。"
于是两个人在书店里搜寻起来,宝儿挑了好几刀纸,有好一点的,有丑一点的,萧谨言买了好几本学习要用的书,又帮弟弟们买了一些启蒙的书,还帮宝儿买了一本有关针灸的书。
经过宝儿的讨价还价后,还花去一两银子,萧谨言感到好贵啊。李宝儿则细心把刚买的新书用书店里的废纸包好,小心地放进了萧进言的篮子里。
出门后,他们就朝镇南边刘老先生的住处而来,在十字街口,宝儿看好多卖糕点的小摊子,就选了几样老人和小孩爱吃的,有绿豆糕,南瓜饼,柿子饼,桃酥饼各买了一斤,付了三钱银子。把几样小点心装好放在自己的篮子里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