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> 第123章 胡惟庸案与东宫

第123章 胡惟庸案与东宫


听到宋慎说胡惟庸会死,在场其他三人心情各不相同。

朱元璋与朱标自然是在震惊过后又有些了然——难怪宋慎当时会劝陈国瑞一家离胡惟庸远点呢,原来这厮不仅真的会死,而且还闹得这么大。

换做以前,朱标或许会认为父亲这么做太过分了,但以小见大,昨晚知道胡惟庸手眼通天到了这个地步之后,他也认为这位丞相手中权力有些大过了头。

只不过……牵扯数万人性命,实在是太离谱了点吧?

朱标用一种很复杂的眼神看着身旁的父亲。

朱元璋又不是宋慎那种瞎子,自然察觉到了他的目光。

坤宁宫里极为安静。

思忖片刻,他提笔写字。

【你觉得咱杀心太重了?标儿,能让一个丞相倒台的事情势必牵连甚广,不外乎是拉帮结派、谋反等等,甚至或许更严重,要是不一次杀够了,你觉得能让他们都长长记性吗?】

【还有,咱认为这大概也是一个契机,你自己好好考虑考虑,再说咱残忍酷烈。】

什么契机?

自然是废除丞相、废中书省,顺手再把那帮仗着自己功勋逐渐开始忘本的淮西勋贵们都弄死了。

朱元璋承认自己是个无情残忍的人,但他绝不认为自己会滥杀无辜。

被借机清理掉的那些,肯定都有他们自己的原因。

比如,假如宋慎没有眼瞎失忆,没有进入辅导班给帝王将相们讲课,那他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宋濂嫡长孙。而宋濂在朝廷风云突变时急流勇退回家养老,说好听点是不慕虚名,说难听点,他就是不想替朱元璋做些事。

宋濂是个清正干净的大臣,不代表他就是朱元璋心里的好臣子,一个合格的臣子,该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。

届时,那股火发在宋慎身上,也不是不可能的。

这也许就是宋慎口中的那个“死劫”?

屏风后,父子俩用笔交流的东西,并没有影响到前方。

马皇后看着宋慎,表情终于是松动了一些。

她知道宋慎说这话的意思,也知道自己丈夫能做得出来这种事,可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话应对。

要是真的为了眼前这孩子好的话,此刻她就该把宋慎给送走,送得离应天府远远的,不要再叫他掺合进朝堂的事情来。

但是马皇后做不到。

她明知宋慎对朱元璋、对大明有多重要,怎么可能将人给送走?

退一万步说,即使不谈别的利益相关了,可如今宋慎手里还捏着燧发枪的另一半图纸,送走了,这燧发枪又怎么办?

“……好孩子,你辛苦了。”

马皇后沉默了良久,才终于开口:

“你放心,既然今日你肯将事情告知本宫,此后无论如何,本宫必然保你全家性命,但前提是,你们没有真的做什么能诛九族的事情出来。”

“若是冤枉的,本宫就算豁出性命也会帮伱们。”

“但既然说到了这件事,恰好,本宫也想问问你,你知不知道胡惟庸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才被杀的?”

宋慎一时间犯了难。

现在的大明,看样子已经因为他的一点蝴蝶效应而改变了许多。

比如本来该在凤阳安安心心练兵,等过两年就要去北边就藩的朱棣,现在却已经回了应天府,而且朱元璋居然还下了旨意改革藩王制,吃了秤砣铁了心的要让所有藩王留在京城,一呆就不知道是多少年。

这看起来哪里像大明?

分明是清朝的那一套啊!

王爷们全部留在京城,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呆着,没有兵权没有封地,只有一个空落落的头衔,到日后恐怕会落魄到变卖王府……这些可都是在晚清发生过的事情。

虽然看着像是避免了靖难之役,朱允炆也已胎死腹中,可宋慎总觉得事情有点太诡异了。

自己这区区瞎子,在食物链里就跟热带雨林里的一只蝴蝶没有区别,难道就仅仅因为“他”跟刘伯温学过算卦,跟马皇后说了那么几句,就能够影响到这么多事情?

就算马皇后傻,朱元璋也不可能是个傻子。

这里头恐怕还有点别的事情……只是他没发觉而已。

话又说回来。

现在马皇后就在跟前,问起来胡惟庸案的细节,这又要怎么办?

有关胡惟庸案,前世网上的阴谋论很多。

史料记载得含糊其辞,总之就是说胡惟庸谋反还通敌,该死,罪该万死,可更具体的,诸如口供,诸如为什么要前前后后杀了十年、数万人,史书上可是一个字都不敢沾。

或许这也有大清修明史的原因,但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,他确实不清楚细节!

“臣其实也看不太分明。”

宋慎琢磨着,决定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:

“方才您说起了丞相的事情,臣精心细算,脑子有画面浮现,便是那血流成河、人头滚滚的样子。”

“还有他在家里搜查出了不少斧钺刀剑,但他大声喊冤却被砍头的场景。”

“更具体的……那场面煞气太重,恕臣实在不敢细看下去。”

马皇后顿了顿,也不追究他所谓的不敢细看究竟是看了多少。

她只是追问:

“你说先前你身上有一根死线与胡惟庸纠缠,那么,大致有多少人死于此事?或者,你认不认识其中的哪些人是谁?”

宋慎本来想说那太多了,上至李善长等开国勋爵,下至陈宁、涂节等普通官员。

但是他正要开口,又突然停住。

他现在是个瞎子,还是个失忆的瞎子,不认识人才是正常的,要是认识反倒有问题。

为了不暴露自己的金手指,宋慎回避了后一个问题,只说前半截:

“回皇后娘娘,粗略估算,因此事而死的人前后约莫三万,时间长达十年。”

马皇后倒吸一口凉气。

如果说仅仅是一次性杀人,倒也罢了,可前前后后杀了三万人,时间还拉的这么长……

想到宋慎说自己会死在洪武十五年,马皇后就大致猜到了一些。

要是她死了,朝廷里的大臣们没了庇护,也没人能劝住丈夫,那么丈夫大开杀戒肆意清理,也实在是极有可能的事情。

这样杀一场,加上朱标死后再杀一场,也难怪历史上那朱允炆跟个草包废物一样,非但身边净是出馊主意的,而且集全国之力居然连老四都打不赢!

文臣武将里的大多数人才都死绝了,他拿头来对付老四啊!

“太多了,太多了……”

马皇后紧紧握住扶手,口中喃喃自语。

她不是不信。

正是因为太清楚丈夫是个什么样的人,才会为此感到害怕。

那么多的性命,总不可能各个都按律该杀头吧?就算丈夫百般辩解,可她这些年来一直都有帮大臣们说话,怎么可能不知道,很多人分明只是犯了些小错,可落到丈夫案上,就会直接处死。

宋慎用的那个词没错。

果然是滔天杀孽!

“皇后娘娘,您别急,冷静些,别把自己身子给伤着了。”

宋慎听到了她急促的呼吸,连忙宽慰:

“虽然胡惟庸本身在劫难逃,可您看,臣原本也牵扯进了这件案子里,如今不也提前应劫,挣了条活路吗?”

“最要紧的是您的身子,您要是有什么差错,别说三万,十万都可能!”

“所以您千万,千万得注意着凤体安康,臣还等着以后出事了求您救命呢!”

马皇后愣了愣,噗嗤一下笑出了声。

这小子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的!

明明刚才他自己都说了,胡惟庸案是在洪武十三年前后爆发的,而马皇后的寿数在洪武十五年,哪怕不改变命数,她也能替宋慎求情、求一条生路。

这话分明就是在安慰。

但马皇后领情了:

“你既这般说,那日后本宫这把老骨头若是病重,就找你来给治!”

宋慎忙不迭地先答应下来。

随即,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,问:

“皇后娘娘,您这辈子生了几个孩子啊?公主和皇子们加一起那种。”

马皇后没想到他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,只微微一愣便毫不犹豫道:

“七个,五个儿子,两个女儿。老四老五都是连着生的,只差一岁,前头也有一儿一女是连着的。”

“怎么了?”

宋慎嘴角略一抽搐。

好家伙。

朱八八,你他妈是真不管媳妇死活,只知道自己爽啊?

虽然他上辈子是个到死都没老婆的单身狗,但他有常识,身边也有亲戚朋友生小孩的。

所以宋慎清楚,别说古代了,就是搁现代,女人生产也是危险极大的事情,手术台上一个羊水栓塞都能一尸两命,更何况是现如今这种连大出血都没法治疗的时代?

敢生那么多,还有好几次是两年抱俩娃,尤其又是天下未定战乱四起的时候……

马皇后比朱元璋死得早,实在是太正常了。

或是月子没坐好,或是生太多有什么后遗症,也或许就是最简单的,生产导致身子亏空。

总之她现在的身体状况绝对不容乐观。

半晌。

宋慎才问:

“那皇后娘娘,近几年太医有给您诊过脉吗?您脉象有没有什么异常?”

马皇后笑了笑,大概猜到了他想说什么:

“子畏是想问本宫有没有发现什么毛病,若是发现了就及早治疗?”

“没有的。”

“想来你也听说过,本宫从未缠足,年轻时候也是在军营里到处跑的,还能帮着男人们搬东西,要说这身子骨,宫里女人再没有比本宫更强壮的了。”

“只可惜前些年生产略有亏空,不过这十年来,陛下他将最好的补品如流水般地往坤宁宫送,生怕没补好,也不怕你笑话,本宫好多次都被补得险些流鼻血,太医都急疯了。”

“除此外,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,都是些积年毛病了。”

宋慎再次陷入沉默。

现在,他深刻地意识到了一件事,那就是一定要保住马皇后的性命,只要有她在,老宋家才能安安稳稳保住九族过日子。

宫里的御医肯定是天底下最好的,既然他们都没查出问题,那自己这只知道急救知识和现代医学常识的半桶水又能有什么用处?

从马皇后的回答里大致可以判断出,起码她现在身体条件不错,说话中气十足的,朱元璋还拼命往这儿送补品,那么,有这种医疗条件的马皇后,究竟为什么死在了洪武十五年?

她跟朱元璋年纪差距又不大,后者以前还跟李世民一样南征北战,身上的老伤肯定也不少,为什么她就比朱元璋的寿命短那么多呢?

宋慎叹了口气,刚想说什么,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。

等等。

洪武十五年,死的不只是马皇后,还有朱雄英。

上次来坤宁宫的时候可以发现,朱雄英常年由马皇后带着,偶尔回东宫去,明年就会去世的太子妃,活动区域也是在坤宁宫。

这种亲密程度,简直像是东宫跟坤宁宫修在了一块儿去。

“或许……”

宋慎低声自语道:

“或许皇后跟皇孙,死于同一种病症?”

“传染病?”

他突然想起了自己以前看到的阴谋论中的其中一个。

如果说,朱雄英在东宫感染了某种足以致死的传染病,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回到了坤宁宫,紧接着他和马皇后同时发病,那就完全能说得通了。

谁最希望朱雄英死?

自然是既得利益者。

当时已经是洪武十五年,太子妃常氏去世,侧妃吕氏被扶正,而朱允炆身为嫡次子,只要朱雄英一死,那他就会成为名正言顺的东宫嫡长子。

等到朱标即位,那他就是正儿八经的太子。

宋慎心头狂跳起来。

网上的阴谋论,看见的时候只是一笑而过,可当他真正身处于漩涡正中央时才会发现,在有些年代有些地方,人命根本就不重要。

重要的始终是利益。

“皇后娘娘!”

宋慎豁然抬头,循着声音的方向看去,那双无神的双眼在此刻竟像是能看见东西的样子。

他一字一顿,道:

“请彻查东宫之中,除太子与太子妃外的所有人。”

“此事,与您,与皇长孙的性命,有重大干系!”

(本章完)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