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我要这美貌有何用 > 第75章 融洽

第75章 融洽


时人多由专门的裁缝量体裁衣, 很少在成衣店中购买。

不过沈纤纤要得急,只能另当别论。

她事先打听过,知道宛城成衣店的大致方位, 就和萧晟直奔目的地。

“客官,您……”

沈纤纤嫣然一笑:“我要女子冬装。”

她容貌极美, 声音娇媚。店小二愣怔一瞬,才回过神:“啊,啊, 好的,好的。都在这边, 您慢慢选。”

连续逛了三家成衣店, 沈纤纤才挑选到两身勉强符合心意的衣衫。

她心内隐约有些遗憾, 还在晋王府时,福伯请裁缝帮她做的四季衣物,可比这些好看多了。

想到这里,沈纤纤斜了晋王一眼,轻哼一声。

“怎么了?”晋王正帮她拿着新买的衣服,双肩、双手,都是裹着衣服的包袱。

他这模样, 看上去有一点点滑稽。

沈纤纤看在眼里, 也不好跟他翻旧账。她只小声道:“我渴了。”

“给你买茶汤?”

“不用, 回去喝水吧。”她就是随口一说,又不是真的渴。

说来也奇怪, 隔着数月时光, 再看当日旧事, 那时委屈得不得了, 现在似乎也能一哂置之。

沈纤纤想, 大概是心境上发生了变化。

若她早知道,他对她情深一往,她才不会乖乖任他折腾。

沈纤纤瞧了身侧男子一眼,柔声问:“你累不累?让我拿吧。”

“不用,你戴着暖袖就行,别冻到手。”晋王声音清冷,态度坚决。

这点东西还能累着他?

沈纤纤“勉为其难”点一点头:“那好吧,辛苦你了。”

她低下头,唇角已不自觉翘了起来。心想,这可不是我勉强你,是你自己非要做的。

两人回到傅宅,沈纤纤笑道:“你先等一会儿好不好?我换了衣服给你看。”

她笑意融融望着他,盈盈的眸子似是蕴了一汪清水。

晋王翘起嘴角,似笑非笑点一点头:“嗯,期待至极。”

她买衣服时,并不试穿,粗略一看,觉得合适就买了。

“不过,你现在不能进我房间,我们还没和好呢。”沈纤纤理不直但气很壮。

晋王只是一笑,在心里默默地说:没关系,两个月,他等得起。这种时候必须要有耐心。

沈纤纤分了两次,才将新买的衣物全部拿到房中。

烧上银炭,待房间热起来后,才开始更换衣服。她绾了一个简单发髻,戴上珍珠耳饰,又佩戴着碧玉镯。

对镜自照,确定并无不妥后,沈纤纤走出房间。

晋王在院中已双手负后等了好一会儿,一听见脚步声,他就下意识看了过去。

只见王妃黑绸缎一般的长发绾起,身穿红色裘衣,当真是仙姿佚貌,色殊无双。

尽管已见过无数次,可萧晟还是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心跳又乱了一拍。

明明第一次见她时,只觉得她美貌,可以作戏。怎么现在会时不时地看着她出神呢?

“好看吗?”沈纤纤微侧头,笑吟吟询问。

晋王点头,诚恳极了:“好看。”

“嗯。”王妃似是放下心来,“好看就行,说明钱没白花。”

晋王上前几步,帮她理了理额前碎发。

他强行压下想要亲吻她的冲动,慢悠悠道:“咱们家不缺钱,喜欢可以多买。”

离得近了,晋王忽然注意到王妃耳中坠着珍珠耳饰。他瞳孔微缩,视线下移,果见她手腕上露出一点碧玉。

这是他失忆时陪她购置的。

现在见她重新佩戴,晋王心里酸涩而甘甜。

他有意无意低下头,在她面前晃了晃脑袋。

沈纤纤果真注意到了他的异常,疑惑地问:“怎么了?你头疼?”

“不是,发簪。”

不知她有没有注意过,他簪发所用一直是她陪着买的发簪。

直到他开口提醒,沈纤纤才有所察觉。

——两人身高有差别,她也不会特意盯着他头顶看。

此时认出来,她心情复杂之余,也感觉到一丝丝的甜意。

两人视线相撞,齐齐一笑。

气氛陡然变得旖旎起来。

不过很快就被打断。

“萱儿,萱儿,你二哥来信了。”栖霞郡主与昌平侯快步走入棠棣院。

一看见院中场景,双方皆是一怔。

沈纤纤冲他们点头致意:“侯爷,郡主。”

瞥了妻子一眼,本想改口喊岳父岳母的晋王犹豫了一瞬,抱拳行礼,也跟着喊:“侯爷,郡主。”

栖霞郡主笑意微敛,看向晋王的眼神格外复杂。

与庭萱重逢以来,还是第一次见其穿女装。

——先时她多次赠送衣物,都被婉拒。

此时看庭萱明艳照人,栖霞郡主心里莫名的有些发酸。

她猜想,萱儿之所以忽然改妆,多半是因为晋王的缘故。

但这个时候,栖霞郡主只能夸赞两句:“这样穿挺好看,早就该这样穿的。”

神色转变的太快,以至于那丝失落没有错过沈纤纤的眼睛。

沈纤纤视线微移,解释一句:“先时要掩饰身份,现在不需要了。”

这自然是原因之一,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很难心安理得地接受昌平侯夫妇的示好。

“原来如此。”昌平侯点一点头,转了话题,“萱儿,年前我和你娘把找到你的事情写信告诉了你两位兄长。路途遥远,路上耽搁了时间。你二哥写的信今天才送过来,他还让人给你带了礼物。”

沈纤纤下意识就要拒绝。

素未谋面的二哥,对她而言几乎就是个陌生人。

还没等她开口,昌平侯就抢先说道:“不是什么贵重之物,一点心意而已。你要不要看看?”

栖霞郡主也跟着附和:“是啊,萱儿,看看合不合心意。你二哥精心为你准备的。”

夫妻俩神情恳切。

沈纤纤沉默一瞬,点一点头:“好吧。”

傅家二哥送来的,确实不是贵重之物,几本介绍江南风俗的书,以及当地的一些特产,还有些精致小巧的玩具。

沈纤纤留下两本书和几样玩具,其余的又给了昌平侯夫妇:“你们收着吧,我用不上这些。”

昌平侯夫妇无法,只得随她去。

待他们夫妻离去后,沈纤纤才问晋王:“你是不是已经听说了?”

“听说什么?”

“他们说,我是郡主和侯爷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。”

晋王颔首:“确有耳闻。”

沈纤纤将左手衣袖撸起来给他看:“呐,就是这个。他们说是红色萱草胎记。”

外边寒冷,她刚将衣袖撸至手肘,白皙的手臂上就生出一些细小的颗粒,汗毛也竖了起来。

萧晟见状,连忙上前把她衣袖拉下来:“不用给我看。纤纤,你身上什么样,我都记得清清楚楚。”

“唔。”沈纤纤点一点头,继而又想起一事,斜了他一眼,似笑非笑,“那你还会把洛阳的女尸当成我?她也有一样的胎记?”

“没当成你。”晋王,眸光微敛,出言解释,“那尸体是从水里打捞出来的,泡了好几天,尸身肿胀,手臂又有伤,原本徽记都看不清楚。所以,我才害怕。”

听他坦承害怕,又想象了一下当时的场景。沈纤纤静默一瞬,轻轻“嗯”了一声。

“我没去洛阳,在安阳的客栈里,遇见了侯爷和郡主。他们说我是他们的庭萱,非要跟着我。我没办法,就答应他们先来宛城。”

晋王忖度着问:“你不想和他们相认?”

“想不想的,不都已经这样了吗?”

“如果不想,以后来往少一些。如果想,走动勤一点就是。”晋王笑笑。

沈纤纤不说话,心想,事情到他口中,立刻就变得简单起来。

不过也是,事已至此。可不就是这样么?

虽说两人目前只是“试一试”的状态,可不知不觉间,就亲密了不少。

下午,沈纤纤还央着晋王帮忙糊窗纸。

前天夜里大风,她的窗纸被吹破了一些。午后去买了一些新的,然而仅凭她一人,很难换好。

于是,沈纤纤站在与孟家相隔的墙下,敲了敲墙,又重重咳嗽一声。

晋王一直留心这边动静。

他听到声响,立时应声:“纤纤?”

“嗯。”沈纤纤在墙的另一侧软软答应,“我有事找你。”

晋王眉梢轻扬,略微提高了声音:“那你后退一点。”

沈纤纤登时反应过来他要做什么,连忙出声阻止:“不许翻墙,我给你开门。”

萧晟摸一摸鼻尖,不好违心否认。他经由孟家偏门、傅宅偏门,走进棠棣院。

“我房间窗纸破了,一个人糊不好。你能不能帮我?”

王妃一双灵动水眸直直地望过来,晋王想也不想,痛快点头:“当然,荣幸之至。”

沈纤纤浅笑吟吟:“你若是不想帮我,我就去找别人。”

她可不是要勉强他。

“你准备去找谁?”晋王端详着窗户,状似漫不经心地问。

“刘大哥啊,我又不认识别人。”

萧晟嗤的一声轻笑:“就他那毛手毛脚的样子,你觉得他会这些?”

沈纤纤低声反驳:“人家哪有毛手毛脚?”

晋王嗤了一声,忽道:“我不喜欢你提别的男子。”

“什么?”沈纤纤有点懵。

晋王拿起新窗纸,比划了一下,悻悻地道:“没什么。”

一个镖师而已,他犯得着吃醋?

这窗纸是由麻纸所制,又刷上一层桐油,薄而透,既能防水,又能透光,可惜不太结实。

从未研究过此道的晋王琢磨了一会儿,揭掉旧窗纸。

这样一来,房中情形,依稀可见。

晋王视线掠过梳妆台,在那张雕花床上停留了一瞬,心想,两个月而已,很快的。

他眼神微动,看见了桌上的暖釜,心头一跳,眸中漾起笑意。

拿起新窗纸,利落换上。又认真端详了一下,晋王满意地从高处跃下,拍去手上灰尘:“好了。”

沈纤纤欢喜不已,脱口而出:“九郎,你真厉害。”

她这一声夸奖娇媚清脆。

晋王一怔,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唇角不自觉勾起,心内也涌上浅浅淡淡的欢喜。

她又叫他九郎了。

他心想,这窗纸糊得可真值。

没想到,还有更值的在后头。

王妃竟又拿了个铜盆,从暖釜里倒出一些热水,又取出胰子,放在院中石桌上,要他洗手。

萧晟颇有点受宠若惊,暗暗瞧了她好几次:“纤纤,我回去洗就行,不麻烦你了。”

他记得先时折腾她时,她委屈不满。

是以,此时她倒水让他洗手,他难免心中不安。

“你帮我糊了窗户,我给你倒水,应该的啊。”沈纤纤神色如常,“不算麻烦。”

晋王点头,暗自琢磨,感觉对夫妻相处之道,又有了一些了解。

夫妻之间,要的是互相体谅,互相尊重。她可以主动,但他绝不能命令。

以前的确是他行事不当了。

——

次日,晋王感觉风寒大好,便要同王妃一起用膳。

棠棣院的小厨房,立刻显得拥挤了。

小厨房本就不大,又摆放一张餐桌,周围坐了三个人。

刘云顿觉尴尬异常。

可他人已经到这里了,这会儿再借故离开,就未免太刻意了。

他就对自己说,等下一顿吧。

沈纤纤已有近三个月不曾与晋王一起用膳。

一坐到桌边,旧日往事就都浮上心头。

晋王倒很淡然。他唯一不满的是,姓刘的镖师也在。不过这话不能直说,他担心纤纤不快。

他将食盒中的食物取出来,一一摆好。

然后,萧晟极其自然地先给王妃盛了一碗汤,放到其面前。

刘云看在眼里,有些诧异地挑一挑眉。

沈纤纤抿了抿唇,一些杂乱的思绪瞬间浮上心头。

晋王又盛了一碗汤,放在自己面前。

他速度极快,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。

刘云心里不由地生出一些期待:没想到晋王殿下竟如此的好客多礼,第三碗是不是就是他的了?

然而他坐等右等,始终没见到晋王盛第三碗。

刘云阖了阖眼睛,心想,不盛就不盛,我又不是没长手!

他一把捞起汤勺给自己盛了满满一碗,“砰”的一声,放在面前。

因动作过大,奶白的汤还洒出来几滴。

晋王眸色淡淡望了过来。

刘云心中一凛,嘿嘿一笑:“盛多了,盛多了。”

萧晟收回视线,轻声问身侧妻子:“想吃什么?”

不等她开口回答,他已依着记忆,用公筷,往她面前空盘中夹了一些菜。

都是她爱吃的。

沈纤纤小声嘀咕:“知道你还问。”

晋王微微一笑,并不说话。

刘云端正坐着,吃的飞快。他暗自决定:下顿饭,绝对不和他们一起吃了。

他想起之前的猜测,以为晋王对沈姑娘不好。可现下看来,似乎也不是那么一回事。

接下来几次用膳的时候,刘云都借故不来棠棣院,或是说已吃过,或是说并不饿。

沈纤纤立刻明白过来,是因为晋王的缘故。

她瞥了萧晟一眼,小声道:“以前我和刘大哥,我们都是一起的。”

“哦,那以后不会了。”晋王挑了挑眉,“以前咱们还一起呢。”

他很满意刘云的乖觉,命人给刘云另备膳食,早早送去。

刘云对此无所谓,在哪里吃都一样,好吃省事就行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自从晋王来后,他的伙食水平明显上升不少。

时间一天天溜走,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。

晋王暗暗寻思,良辰佳节,可以与王妃一起赏灯玩乐。

——这几日他们“试一试”相处,亲近自在许多,比先前更加融洽。

一想到两人相偕行走在灯海人潮中,他嘴角就忍不住又弯了起来。

然而,正月十五的夜晚,晋王忽然收到消息。

皇上下诏,令他返京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